备课制度
发表人:教务处
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,规范教学工作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特制定此备课制度。
一、备大纲。教师必须按照大纲所规定的目标和提示的原则、方法,达到培训大纲所要求的水准,把大纲的精神贯彻到每一次课中去。
二、备计划。根据培训大纲和教材制订授课好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计划,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全部内容和组织结构,掌握三基(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),三性(思想性、科学性、系统性)。明确各章节的内在联系;备课中,既不离开教材,又不照本宣科,根据实际对教材作方法上的加工,使之易为学生接受。
三、备教材。根据培训教材,制定三点(重点、难点、疑点)。化难为易,突出重点,解决难点、突破疑点。
四、备学生。通过课前了解,课中接触,课后谈话,批改作业,等形式,了解学生思想状况、学习目的、学习态度、知识基础、理解能力、学习方法等,准确预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,研究引导学生学习的步骤和方法,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,分层次提出要求,努力使教学切合学生实际。
五、备教法。必须根据教学三维目标的要求、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程度确定教法。要从实际出发,讲求实效,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,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。讲课时要采用启发式,废除注入式,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,培养能力。
六、备作业。备课时应设计并试做要布置给学生的课后作业,合理安排课后作业的质和量。
七、备课要以教师个人备课为主,同时应参加集体备课,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情况应当有文字记载,内容包括课程名称、参加人员、时间、地点和讨论内容等。集体备课主要是:统一备章节或单元的教学目的要求,研究教材内容的处理,研究重点、难点,设计教学程序。
八、对教案的要求是:要体现教学法的要求;要能反映教师的授课目的和意图;是教师的实际授课提纲而不是教材的复印或缩写;要反映教师的授课风格和特色。教案内容要完整,三维目标要明确,要在批注式备课的基础上。任课三年以下教师每单元或章节要完成一篇手写详案,其他教师每月要有一篇手写详案。教师还应根据学科发展情况、教学要求的变化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,及时补充、修改或重写自己的教案,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。任课教师必须提一周备好课,不得无教案或使用旧教案、别人的教案上课。
九、学校教导处每月要检查一次教案,每次检查要加盖公章,签上检查日期。
十、任课教师的教案,课程结束后需上交学校统一存档管理,妥为保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