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咨询
  • 刘老师:
  • 吴老师:

求职维权有途径

发表人:admin 来源:未知

 省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相关专家综合分析了种种骗术后强调了四点,首先招聘收费要谨慎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,任何单位在招聘时不得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钱财,求职者遇到用人单位要求缴纳各种费用,即便对方表示可以出具发票、收据,也千万不能交钱。另外,求职者一旦发现招聘单位可疑,可要求查看其营业执照。另外,看到以下招聘信息要打个问号:贴在电线杆、车站站台、偏僻角落的“牛皮癣”、“招工信息”;在大小媒体刊登的“豆腐块”广告,既无中介单位地址,又无确定单位,只有联系电话和联系人,标榜高薪、包食宿而无详细说明;经营范围与招聘职位明显不符的招聘广告,如某某商务、顾问公司大量招聘驾驶员、缝纫工、文秘等。 

 
     二是识别非法中介。求职者进职业介绍机构求职时,要多长个心眼。碰到那些“一间门面、一张桌子、一部电话”的职介所要格外当心。正规的职介机构通常具备以下特征:在办公场所悬挂营业执照和招工许可证原件;对服务项目、收费标准等一一明码标价;公示劳动监察机关举报受理电话;收费时出具由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,且发票上所写收费条目与实际服务项目相符;服务人员持有职业资格证。
 
     三是对高薪提高警惕。“高薪诚聘”虽然充满诱惑,但求职者也要多长个心眼,天上不会掉馅饼,看到这类广告后不要急于上门应聘,不妨先通过电话等方式全面打听对方的情况。如果发现其中有不法嫌疑,应马上向公安机关举报。四是要善于识别“注水”招聘广告。一般说来,此类广告有如下破绽: 
 
    1、招聘广告过于简单,没有岗位职责和应聘条件; 
 
    2、面试极为草率,面试官似乎对你的专业、能力不感兴趣; 
 
    3、刚面试完即被告知录用,但劳动合同却迟迟不签,被录用的职位与原先应聘的职位不符,对方还会提出种种不合理要求; 
 
    4、双方口头、书面约定的合同中有明显的不公平条款。 
 
     专家介绍说,在形形色色变了味的招聘行为面前,求职者要学会识别不法机构行骗的伎俩,注意自我保护。一旦发现自己遭遇招聘骗局,合法权益受到侵害,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,请执法机关查处。具体方法如下:遭遇非法职介、招聘中收取押金,招聘单位在试用期、劳动合同中存在欺骗行为等情况,求职者应索取保留证据,并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,举报电话为12333;如果发现用人单位为无证经营,可向工商部门投诉,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诉电话:020-87195021;如发现招聘骗局涉及诈骗金额较大,可向公安部门投诉,拨电话110即可。
 
返回首页 | 学校介绍 | 通知公告 | 招生就业 | 下载专区 | 招聘信息 | 联系我们 | 网站统计